•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出門戴不戴手套?疾控專家:勤洗手更重要

    2020年02月17日07:30  來源:成都日報(bào)
     
    原標(biāo)題:疾控專家:勤洗手更重要

      傳染病防制科主任醫(yī)師速麗媛

      成都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主管醫(yī)師王蕊

      “防范新冠肺炎要勤洗手,那戴雙手套不就萬事大吉了嗎?”“新冠病毒會(huì)通過接觸傳播,還是戴雙手套保險(xiǎn)些。”……病菌無色無味,總讓人防不勝防,到底要不要戴手套成為大家糾結(jié)的事情,讓我們來聽聽成都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主管醫(yī)師王蕊、傳染病防制科主任醫(yī)師速麗媛的說法。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其中接觸傳播又包括直接和間接接觸傳播。手常扮演著間接接觸傳播的媒介,手接觸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可疑通風(fēng)不良的空間后,如觸摸過公共電梯按鈕、門把手、電控門按鈕或搭乘公交、地鐵,使用公共廁所后等,通過揉眼、挖鼻等行為感染病毒。因此一直強(qiáng)調(diào),要戴口罩,勤洗手。

       直接接觸傳播是指手或黏膜直接接觸患者或病毒攜帶者的痰液、體液、糞便等排泄物。如果家中沒有確診的患者,一般很少直接接觸到。

       間接傳播是指手或黏膜接觸到患者或病毒攜帶者排出的排泄物污染的物品表面、密閉空間、口杯碗筷等。

      戴手套有不同方面的用途

      1.配制消毒液,和消毒液擦拭、噴灑消毒的時(shí)候需要戴上橡膠手套,避免消毒劑灼傷手。

      2.戴上棉線手套、皮手套、羽絨棉花手套等作為防寒用途。

      3.棉紗手套、布手套、帆布手套為勞動(dòng)保護(hù)手套,防止手部皮膚干燥、皮膚皸裂、受傷。

      4.一次性塑料手套常用于臨時(shí)性不方便洗手情況下使用,如旅途中吃東西,暫時(shí)用一次性塑料手套,醫(yī)生給病人查體做檢查時(shí)使用。

      如何選擇手套

       普通群眾沒有必要購買和使用一次性醫(yī)用手套。

       家庭里、單位上不建議使用一次性塑料手套,尤其用一次性塑料手套作為新冠等病毒防控的防護(hù)措施,以為戴了手套就萬事大吉,可以不管不顧,戴著手套又去揉眼睛摳鼻子,那么還不如不戴。

      簡而言之:不建議,但可以戴,但勤洗手更重要。要避免因小失大,以為戴了手套就忽視洗手。

      記者 王靜宇 供圖 市疾控中心

    (責(zé)編:李強(qiáng)強(qiáng)、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