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四川代表團分組審議現場,喬進雙梅代表講起她和貧困戶繡娘的故事——

    一個“謊言”引來500多名繡娘

    2020年05月25日07:27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一個“謊言”引來500多名繡娘

      喬進雙梅代表向同組代表展示彝繡產品。記者歐陽杰攝

      “真能賣到1000元?”問這話時,史多哈干眼睛瞪得很大!皩Π,這手藝有搞頭!”喬進雙梅話語堅定。

      5月24日,四川代表團分組審議現場,來自小涼山地區的喬進雙梅代表,還原了她和貧困戶史多哈干的一段對話。

      那是3年前的一天,在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花間刺繡專業合作社,喬進雙梅以30元一條的價格,收購了一批貧困戶繡娘的繡品。幾天后,她告訴大家,那批絲巾她轉手賣了,價格最高的一條賣到1000元。

      怎么可能?史多哈干很難相信,一條絲巾能賣1000元。她心里想的是,能賣50元就很了不起了。

      事實也是這樣,喬進雙梅根本沒賣到1000元,甚至10元都沒賣到。

      她撒謊了!為什么撒謊?

      歷史悠久的彝繡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技藝出眾,喬進雙梅18歲時就成了縣城里的“名人”。

      2015年,全縣首個刺繡專業合作社——花間刺繡合作社成立,喬進雙梅向貧困戶發出邀請:“希望更多貧困戶學會這門手藝!

      不少貧困戶來了。有人第一句話就問:“一天補助好多錢?”更多人在懷疑,司空見慣的彝繡能賣成錢?

      沒有補助,產品又賣不成錢,為啥還來?有人扭頭就走。

      彝繡扶貧想法眼看要“黃”,喬進雙梅心里那個急啊。軟磨硬泡,有幾個人答應在合作社試一試。彝家繡娘本就心靈手巧,一年多后,不少人的繡品已有模有樣。

      “我的絲巾能賣到1000元?”史多哈干有些不敢相信。得到確切答案后,來自貧困家庭的繡娘們選擇留了下來。擺在面前的真金白銀,讓很多貧困繡娘動了心,并不斷學習,手藝與時俱進。

      說出真相的時刻到了。

      2018年的一次培訓課上,喬進雙梅搬出幾箱繡品。看到這些“熟悉”的繡品,史多哈干又一次瞪大雙眼。

      “對不起,上次我騙了大家!痹趩踢M雙梅的解釋中,大家漸漸明白:原來第一批繡品還達不到精品標準,但為了給大家信心,喬進雙梅自掏腰包買了下來。

      為收入動心,為真心動情。喬進雙梅的舉動讓繡娘感動不已,她們更加用心學習技藝。

      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思想觀念轉變,越來越多的貧困戶繡娘“繡”出了新生活。

      如今,“1000元賣絲巾”的謊言成了真。通過政府牽線,合作社與成都的公司簽訂產銷協議,她們繡出的精品絲巾在成都市場最高已賣到上千元。

      而在馬邊,已有500多名繡娘實現居家靈活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2人,“用一句順口溜說,真正是背著娃娃繡著花,能養活自己也能養活家。”

      “知道我要來北京參會,大家叮囑我,一定要把自己的繡品帶到首都!遍_包展開,一幅1米多長的繡品映入眾人眼簾。這是十多位繡娘近半個月的精心力作,繡品上大熊貓憨態可掬、栩栩如生。

      “那1000元的謊,我再也不用撒了!陛p笑聲中,會場再次響起掌聲。(川報集團特派記者 林凌 梁現瑞)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