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成都高標準嚴要求 解決市民身邊突出環境問題

    2021年05月08日07:24  來源:成都日報
     
    原標題:高標準嚴要求 解決市民身邊突出環境問題

      5G戶外小型水質監測設備傳感器

      治理油煙,還居民良好環境;安裝高科技設施,及時掌握排污情況;推進農村污水治理,改善水生態環境……成都市正切實推動環保督察問題整改落實,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深入實施揮發性有機物污染、噪聲油煙污染、清潔能源替代、工地現場管理、農村和城鄉結合部臟亂差、移動污染源等突出環境問題專項治理“六大行動”,成都市武侯區、溫江區、簡陽市等區(市)縣主動作為,扎實開展環境問題自查自糾工作,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切實解決市民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

      武侯區

      油煙沒有了

      空氣變好心情也好了

      “整改過后,油煙沒有了,空氣變好了,心情也好了。”昨日,對于環境污染問題整治效果,住在武侯區錦繡路的居民陳先生連連說“好”,和之前發牢騷的態度截然相反。讓陳先生一肚子怨言的,是整改前烤肉店使用炭烤,排放廢氣的問題。

      5月1日,接省環督案件關于“武侯區錦繡路與領事館路交叉口的烤肉店使用炭烤,排放廢氣問題”,武侯區玉林街道分管領導、街道綜合執法中隊、市場監管所等一行人現場進行調查處理:“武侯區烏布力烤肉店”廚房內有兩臺烤肉機,一臺是燃氣烤爐,一臺是炭烤爐,烤爐上方安裝有吸煙罩和油煙凈化設備,能正常使用,無高排公共煙道。炭烤爐已在當天15時30分左右全部拆除。

      “針對中心城區易引發群眾反映強烈的餐飲油煙問題,我們將堅持舉一反三抓好整改。”武侯區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堅持問題整改不停步,每天上午召開專題研判會,梳理前一天案件辦理情況,分配當天應辦理案件,通報最新工作要求和研判案件辦理過程中的疑難點問題,做細做實“交辦-協查-辦結-上報”每一個環節,力爭做到“第一時間承接辦理、最短時間反饋報送”,所有案件都做到1天內辦理完畢并進行上報。

      據介紹,武侯區綜合執法局一方面規范娛樂場所和餐飲店的夜間經營秩序,強化露天燒烤動態監管,對容易出現露天燒烤的區域進行重點管控,加強餐飲油煙整治,對于未安裝油煙凈化器的商家及雖已安裝但無油煙凈化器使用和清洗臺賬的商家,責令其在規定時間內整改,對拒不執行整改的商家下達《調查通知書》依法進行處理,從源頭上杜絕噪聲和油煙擾民現象。

      另一方面,武侯區綜合執法局還進一步規范了油煙擾民案件處置流程,構建了“現場檢查-明確投訴點位違法行為-分類處置”的標準化處置流程,辦案過程更加公正透明,辦案質量大幅度提升。

      溫江區

      “水環境偵察兵”出馬

      有排污馬上“報警”

      “現在河水清澈多了,沒有任何異味,在河邊散步是一種享受。”昨日記者來到了溫江區大朗河下游的居民居住區,只見有不少居民在河邊聊天散步,十分愜意。

      之前省環保督查組在督查中發現,溫江區大朗河上游工廠存在排污導致河道水體黑臭的問題,要求屬地相關部門立即整改。接件后,溫江區生態環境局會同區水務局、成都醫學城(科技園)管委會、金馬街辦、天府街辦,對上游沿線106家工廠排污情況進行拉網式摸排,發現一家企業污水管道破損,企業正在修復過程中。當即,由成都醫學城(科技園)管委會負責,督促企業修復破損污水管,監督企業在修復過程中污水不外排,同時加強對大朗河上游企業的日常巡查監管,對涉嫌有污水錯排、偷排行為的企業及時抄告溫江生態環境局依法查處。

      記者看到,大朗河上游河道已經被清理干凈,聞不到污水異味。不僅如此,大朗河出水口還新安裝了被稱為“水環境偵察兵”的5G戶外小型水質監測設備傳感器,利用微型光譜傳感技術,每30秒就會對河水進行自動采樣,實現了水質的無人化、自動化實時監測,屬地街道的工作人員只需要打開信息系統就可以實時查看水質狀況,并采取相應措施。

      溫江區水務局工作人員徐臨偉介紹,傳感器在采集河水的PH值、化學需氧量、氨氮濃度、水溫等情況后,通過5G將采樣數據傳送到云端服務器,服務器再進行存儲、分析。只要測到任何一項數據超標就會發出警報,工作人員會立即前往實地查看,迅速摸排排污企業。

      “我們園區一方面加強對大朗河沿線企業的排查,宣傳相關政策,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另一方面園區還引入了第三方機構,全天候對相關企業進行巡察,發現問題的話將移交上級相關部門進行依法依規處置。”成都醫學城(科技園)管委會基礎設施服務科科長朱雷說。

      簡陽市

      加快建設50座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

      初夏的荷橋村,陽光慵懶地灑在清澈的荷塘中,倒映出星星點點的光斑。一棟棟嶄新的川西民居掩映在茂林修竹間。綠道蜿蜒,將濕地、綠植、林盤等景點串聯。周末,不少市民來此“打卡”,欣賞美景。“荷橋的景色真美,特別是利用小龍溪打造的水生態景觀更是點睛之筆。小橋流水,濕地美景,這趟川西林盤之旅,值!”看著眼前的風景,成都市民陳強豎起了大拇指。

      水環境治理是荷橋村村容村貌治理的重要環節。據悉,為把荷橋村打造為農村水生態治理典范,簡陽市一方面在荷橋村居民聚居點新建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3座,實現該區域農村污水全收集、全處理,不斷改善水生態環境。另一方面充分依托丘區山形地勢,發揮耕地、林地、水域湖泊等生態資源優勢,打造“蓮香水岸·夢棲荷橋”主題景區,實施整田、理水、秀山、護林、植業、綠道等項目,高效節水灌溉系統竣工投用,并建成家風展示中心、花卉基地和產業旅游環線道路19.9公里。

      荷橋村的蛻變是簡陽市加快推進農村污水處理的一個縮影。據悉,根據《簡陽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2018年-2022年),簡陽市擬投資5億元,通過建設50座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281個污水收集池以及將污水處理廠周邊57個村接入鄰近污水處理廠等方式,解決1727個農村聚居點污水排放問題。“目前我市已在農村分批次開展20戶以上集中居住點污水治理工作,通過新建污水處理設施、就近納入污水處理管網、農村戶廁改造等措施,先后解決了224個村90099戶277416人污水排放問題。”簡陽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22個鎮街實現了污水處理廠全覆蓋,77%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治理。”(成都日報記者 李娟 粟新林 王丹 文/圖)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