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用好紅色資源,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

    2022年05月30日07:45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用好紅色資源,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

      ◎主持人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憂

      ◎嘉賓

      省黨代表、瀘定縣委書記 宋曉軍

      省黨代表、鄧小平故里管理局黨組副書記、局長 李俊霏

      省黨代表、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宣教科科長 喻婷

      “勇于跨越前進道路上的‘瀘定橋’‘夾金山’,敢于征服奮進征途中的‘雪山’‘草地’……”邁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新征程,四川堅持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力量。黨代會報告提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如何用好四川豐富的紅色資源?記者邀請省黨代表進行探討。

      記者: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有何特別意義?

      宋曉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有助于全省廣大黨員進一步認清歷史進程、把握歷史規(guī)律,用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增長智慧、增進團結、增加信心、增強斗志。

      喻婷:報告提到的“常態(tài)化”“長效化”,能讓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走深走實。我們黨的歷史蘊藏著取之不盡的精神之鈣,但如果只是“蜻蜓點水”地學,就難以取得實效。只有經常學、反復學、深入學,才能堅定理想信念、汲取智慧力量。

      記者: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我們的紅色資源可發(fā)揮哪些作用?

      宋曉軍:作為紅色名城,瀘定開設獨具特色課程,開辟精品教學線路,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直觀性、創(chuàng)新性、實效性,讓紅色記憶活起來、紅色血脈流動起來。

      李俊霏:走進小平故里,就是走進一段光輝的歷史。例如,我們通過推出“共同富裕”“鄧小平與重慶”等黨史教育宣講,讓聆聽者更直觀地感受一代共產黨人的奮斗歷程,從中汲取精神力量。

      記者:如何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紅色資源?

      宋曉軍:我們已編制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規(guī)劃,推進革命文物保護提檔升級。11個紅色文化遺址被申報為國家、省級文保單位。接下來,我們還將統(tǒng)籌推進瀘定橋景區(qū)創(chuàng)5A和天府旅游名縣創(chuàng)建各項工作,打造集觀光體驗、教育研學為一體的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甘孜瀘定示范段。

      李俊霏:我們將以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為契機,高品質建好景區(qū),打造理論宣教、思想研究、文獻發(fā)掘、風范展示四大陣地,開展特色宣講,講好小平故事。

      喻婷:作為一線講解員,我們要挖掘好、講述好發(fā)生在川陜革命根據地上的動人故事。雖然我已講解5000多場,但我會堅持把每一場都當作第一場,讓紅色故事更打動人、感染人。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