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扎根鄉村22年,帶領村民推進農旅融合發展

    她的建議和鄉村振興密切相關

    2023年02月28日07:13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她的建議和鄉村振興密切相關

      新名片 新征程

      代表委員履新記

      人物名片:

      劉艷英,全國人大代表,安岳縣文化鎮隆恩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履新感言:

      希望能展現隆恩村的發展風貌,反映群眾的心聲和愿望,帶領村民過上更紅火的日子。

      2月22日上午,資陽市安岳縣文化鎮隆恩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艷英駕車趕往鎮上尋求更多支持?!按謇镆迌鰩?、寶森檸檬旅游區要擴建,我得抓緊時間去辦。”

      這條普通的鄉間道路,劉艷英走了22年。22年間,她帶領隆恩村走出農旅融合發展新路子。作為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如何履好職、為村民服好務,是她最近一直思考的問題,“我要為村里帶來更多發展新思路?!?/p>

      因路而興

      村容村貌發生大變化

      從安岳縣城出發,20分鐘車程,就來到隆恩村。一眼望去,只見平整的道路兩邊,兩層小樓依次排開,院壩前有菜園和水池,一派愜意的鄉村生活景象。

      作為文化鎮偏遠村落之一,隆恩村以前交通十分閉塞,村民進出村子只能徒步。村民到鎮上去賣農作物,得步行近一個小時。

      “我剛來那會兒,這里沒有一條像樣的路?!睂Τ醯铰《鞔鍟r的情景,劉艷英印象深刻。2001年冬天,劉艷英通過大學生村官選聘后被派到隆恩村,當時正趕上下連陰雨,她穿著雨靴,身上到處是泥巴。

      看著村民肩挑背扛的身影,劉艷英有了第一個想法:修路!

      2003年,隆恩村有了第一條平整的主路。雖然是泥巴路,但拖拉機可以開到村里來了,天晴時可運送物資,農作物賣出去也方便了。2008年左右,泥巴路鋪上了碎石,村民終于告別“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日子。

      漫步在隆恩村,“出門都是草,路都看不見”的情形早已不見。如今,便捷路網通到村民家門口,村民可乘公交車去縣城;村內修建了公共服務中心、文化活動廣場、康養中心等,村民休閑娛樂有了好去處。

      “一條條道路讓隆恩村走上發展‘高速路’?!眲⑵G英指著不遠處一條道路說,“這條路叫隆興路,顧名思義就是希望隆恩村的發展越來越興旺?!?/p>

      檸檬探路

      村民逐漸吃上產業飯

      路通了,致富路寬了。讓隆恩村發生蝶變的,是一顆顆檸檬。2010年,劉艷英動員在新疆辦企業的村民陽懷安回鄉創辦隆恩農業開發公司,租下600多畝地種植檸檬。

      “當時選擇種檸檬,屬于摸著石頭過河。”劉艷英說,為了打消大家的疑慮,她挨家挨戶勸說,最終帶動3個社48戶村民種植檸檬300多畝。隨后幾年,當地村民通過自主經營、入股分紅、土地流轉、園區務工等方式,腰包逐漸變鼓。全村90%以上的農戶種植了檸檬,每年戶均收入達6萬元。

      檸檬四季開花,劉艷英帶領全村推進農旅融合發展,以檸檬產業園為主體,突出檸檬文化特色,推出“賞檸檬花、摘檸檬果、觀檸檬景、吃檸檬宴”鄉村旅游項目。通過檸檬探路,隆恩村村民逐漸吃上產業飯,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2.86萬元。

      “這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責任,我一定要履好職。”提及全國人大代表新身份,劉艷英深感責任重大?!斑@次兩會,我準備了‘三農’和農村養老方面的建議,都和鄉村振興密切相關?!彼f,希望能展現隆恩村的發展風貌,反映群眾的心聲和愿望,帶領村民過上更紅火的日子。(楊蜀丹 吳昊江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高杲)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