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逃離“人從眾” “五一”假期小城游成年輕人新寵

    人民網記者 楊虞波羅
    2024年05月07日08:00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原標題:逃離“人從眾” “五一”假期小城游成年輕人新寵

      “黃山宏村真的太巴適了,沒有那種人擠人的焦慮,尤其是沉浸式的非遺體驗,全家都很喜歡。”游客田女士說道。

      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2024年“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95億人次,同比增長7.6%,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28.2%。

      今年“五一”假期,除了傳統熱門目的地保持著“人從眾”的超高旅游熱度外,縣域旅游市場正釋放文旅消費新動能。

      記者梳理多家旅游平臺數據發現,小城旅游熱度居前。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五一假期上半段,全國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景區及酒店客流量漲幅顯著高于三線以上城市;攜程數據顯示,揚州、洛陽、秦皇島、威海、桂林等是比較熱門的三四線目的地,旅游訂單平均增長11%;飛豬數據顯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六盤水、嘉峪關等目的地旅游預訂量同比去年平均增速達2倍;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湖北神農架、甘肅甘南、廣西防城港、四川阿壩等地區的住宿預訂量環比增速領銜全國……

      很多年輕游客有著更加個性化、小眾化的旅游消費需求,“冷門但驚艷”成為他們選擇目的地的標準。

      “在快節奏的大城市待久了,放假了就想放松一下,而且這些小城市也不缺好吃的好玩的。”游客小李說道。

    游客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參觀。中共安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游客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參觀。中共安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隨著國內旅游市場發展,年輕人開始探索更多的非傳統目的地,通過參觀古村古跡、參加民俗活動、品嘗地道美食、體驗傳統工藝等方式,更加深度地體驗不同目的地的風土人情。業內分析認為,消費者反向消費的心態明顯,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甚至縣城走,日后將愈發普遍。

      從山水田園到古鎮風情,從民俗文化到特色美食,小城市的旅游供給正在不斷完善,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12月以來,10個省級行政區共新增127家4A級景區,其中65%都分布于縣城及縣級市。

      不同于資源豐富的大城市,小城市僅依靠一個出圈標簽,便可帶動成倍旅游經濟增長。去哪兒大數據研究員粗略計算,吃一頓天水麻辣燙人均消費30元,帶動當地消費650元;體驗一次泉州簪花僅需40元,帶動當地消費900元;去平潭追藍眼淚高鐵大約40元,帶動當地消費700元……

      小城市旅游的火熱,反映出當前旅游客群對性價比的追求——相比一二線城市假期高額的住宿、餐飲費用,小城市更有性價比。再加上規避了“人擠人”,小城市為游客身心放松地度過假期提供了可能。

      “從‘一座城’到‘一個景區’再到‘一家小吃店’,年輕人的旅游目標越來越‘小’。”馬蜂窩目的地研究院院長稱,“‘體驗感’正在取代‘目的地’,成為年輕人旅游出行的第一訴求?!?/p>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