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快手、微信 三大平臺公布細則
無備案微短劇6月起將被限播

近日,抖音、快手、微信三大平臺公布了微短劇備案細則。根據相關規則,6月1日起,沒有備案的微短劇將不能播出和運營。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此前,愛奇藝、優酷、騰訊等平臺已實行微短劇備案制度。這意味著,自6月起,無備案的微短劇,將無法在主要視頻平臺與觀眾見面。
業內人士指出,微短劇備案制的全面推行,與管理部門近段時間以來強化對微短劇的治理整頓相關。
2023年以來,微短劇進入大眾視野,以節奏快、爽點多收獲了大批流量,也被視作“吸金神器”——《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上線當天充值過2000萬元,《哎呀!皇后娘娘來打工》24小時用戶充值金額破1200萬元,《閃婚后傅先生馬甲藏不住了》24小時充值流水突破2000萬元……
火爆背后,內容同質、導向低俗、制作粗糙等問題頻出——微短劇過度關注總裁追妻、重生復仇、贅婿逆襲、甜寵虐戀等內容,也引發社會各界對其導向和價值觀引導等方面的擔憂。
2022年11月,國家廣電總局曾集中利用3個月時間,組織開展了“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工作。截至2023年2月28日,共下線含有色情低俗、格調低下等內容的微短劇25300多部、計1365004集,下架含有違規內容的“小程序”2420個。此后,又提出了包括加快制定《網絡微短劇創作生產與內容審核細則》等完善常態化管理機制的舉措。2024年4月23日,微短劇創作座談會舉行。會議提出破解題材重復的發展命題,進一步建立健全制度規范,營造微短劇高質量發展的環境。5月17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文透露,針對微短劇收費存在費用高、不透明、誘導付費、維權困難等問題,國家廣電總局有關部門日前啟動了專項治理,進一步加強規范管理,以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據媒體報道,今年4月起,多地廣電主管部門、短劇制作公司收到相關通知。通知要求從今年6月1日起,未經審核且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
來自國家廣電總局的數字顯示:2024年1月至3月,全國廣播電視主管部門頒發發行許可的網絡微短劇164部3701集;而去年同期為83部1848集。
聚焦
微信抖音快手都分別有哪些規定?
微信平臺近日發布微短劇備案機制調整新規,從今年5月27日起,制作成本低于30萬元的微短劇需提交成本配置比例報告,經審核后獲得備案號;已通過審查的劇如需變更,需符合規定或提交申請。
抖音則要求,5月30日前所有已上線播出的短劇需按照模板準備材料,平臺在5月17日和5月23日開放上傳入口。6月1日起新上線的短劇,上傳抖音平臺時需填寫以下材料,包括成本配置比例情況報告表和片酬承諾書,將材料上傳到抖音后再由平臺統一向省級廣電備案。
快手公告稱,6月1日起,無備案號的微短劇作品,禁止在平臺經營推廣。平臺將對6月1日起,在平臺經營微短劇作品進行審核,開發者不得采用技術手段躲避/對抗相關要求,否則將根據問題嚴重性,最高采取封禁小程序的方式進行處理。現有微短劇小程序開發者需要在5月30日前完成審核系統接入工作。延期接入將影響小程序正常經營。
文/記者 楊文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