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五區共興——四川交通企業黨委書記訪談
四川路橋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劉小波:整體提升 協同共興 構建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人民網成都6月21日電 (記者郭瑩)近日,由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指導,人民網四川頻道組織開展的“向'新'而行 五區共興—四川交通企業黨委書記訪談”主題宣傳活動走進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路橋集團”)。
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劉小波接受了人民網專訪,分享四川路橋全力以赴邁向行業領軍方陣,唱好“雙城記”、構建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以成都平原經濟區為中心點,提升交通樞紐輻射能力,構建低碳智能建造施工技術標準體系、管理體制、循環產業體系的實踐和成就。
全力以赴邁向行業領軍方陣
向著綠色低碳化、數字化、智能化建造不斷前進
人民網記者:感謝您接受人民網專訪。請簡要介紹四川路橋集團的發展情況。
劉小波:四川路橋集團的前身可追溯至建國初期的川藏公路筑路大軍,歷史悠久,是四川省屬首家世界500強國有企業蜀道集團的下屬核心子公司,也是四川省國有重要骨干企業,擁有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公路行業甲級設計資質,主要從事公路、鐵路、港航、水利水電、房建、市政、礦山及新能源建設、交安機電等“大土木”領域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建設、運維管養一體化業務。
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四川路橋集團供圖
多年來、我們累計修建各類公路2萬余公里、大型橋梁3千余座、特長隧道2百余座,承建了四川省近一半高速公路和長江上游三分之二大型橋梁,在深水大跨徑橋梁、復雜地質特長隧道、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等領域具有全球競爭力,工程遍布非洲、歐洲、東南亞、大洋洲的13個國家及國內27個省市自治區,是中國重要的對外工程承包商,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魯班獎、詹天佑獎、古斯塔夫·林德撒爾獎、菲迪克獎等國內外行業頂級獎項,位列2023年國際承包商第174位、全球承包商第55位。
未來,四川路橋集團將按照蜀道集團戰略部署和整體布局,向著綠色低碳化、數字化、智能化建造不斷前進,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力以赴邁向行業領軍方陣,全面建設成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大型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商。
唱好“雙城記” 構建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人民網記者:今年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第5年。請您介紹一下四川路橋集團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實踐和成效。
劉小波:為加速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交通方面,近年來,四川路橋集團參與修建了成渝高速、瀘渝高速、銅資高速等多條高速公路,以及成渝中線、巴南高鐵、成達萬高鐵等多條高速鐵路,為唱好“雙城記”,構建起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作出了諸多貢獻。
成渝高速。四川路橋集團供圖
在市政工程方面,我們正在加快推進中子科學基地建設項目EPC建設,助力重慶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開放式國際化高端研發機構,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在投資方面,四川路橋集團旗下的蜀道(重慶)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于今年5月27日在重慶高新區正式揭牌。后續,蜀道(重慶)發展有限公司也將積極拓展大土木市場,持續保持房建、市政工程良好勢頭和開發力度,全力搶抓機場、水利水電、航道疏浚、港口碼頭等發展契機,致力打造成為重慶屬地化發展的綜合性施工企業,以切實舉措響應重慶高新區、成都高新區“雙區聯動”,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新動能。
整體提升 協同共興
以成都平原經濟區為中心點 提升交通樞紐輻射能力
人民網記者:為全面落實四川省委“五區共興”發展戰略,四川路橋集團作了哪些支撐服務和創新舉措?
劉小波:四川路橋集團緊緊圍繞省委“引領發展、協同發展、差異發展”的總體思路,立足發揮交通運輸的基礎性、先導性、服務性功能,以成都平原經濟區為中心點,不斷推動成自宜高鐵、成眉地鐵等多條鐵路建設運營,持續完善成都平原地區多層次多制式軌道交通網絡,提升交通樞紐輻射能力。同時,我們正加快建設成雅、成南等成都放射線高速公路擴容,提升成都平原聯動“四區”的能力,促進整體提升、協同共興。
在川西北生態示范區,我們從20世紀50年代建設川藏公路開始,先后參與建設了久馬高速、汶馬高速、雅康高速、汶川至川主寺高速公路等,是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舉措,對于提高西部民族區域公路網結構,打造西部地區的經濟增長極,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具有重要意義。
在攀西經濟區,我們參與修建了號稱“云端高速”的雅西高速,目前正在快速推進西香高速、西寧高速、寧攀高速等多條高速公路建設,致力于進一步盤活攀西地區文化旅游資源,助力鄉村振興,形成區域高水平協調發展新格局。
雅西高速。四川路橋集團供圖
在川東北經濟區,我們建成了四川省內最長隧道——米倉山隧道,正在加快推進成達萬高鐵、巴南鐵路、鎮廣高速等項目建設,以最大力度助推川東北經濟區打造東出北上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和成南達萬沿線經濟走廊,持續推進嘉陵江—渠江綠色生態經濟帶建設。
在川南經濟區,近年來,我們建設完成了古金高速水落河特大橋、宜賓臨港長江公鐵大橋、神臂城長江大橋等多座世界級橋梁。參與建設了隆黃鐵路、川南城際鐵路,以及敘古、古金、敘威等多條高速公路的建設,大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構建,暢通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等,助力川南省域經濟副中心建設。
古金高速水落河特大橋。四川路橋集團供圖
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構建低碳智能建造施工技術標準體系、管理體制、循環產業體系
人民網記者: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請您分享一下四川路橋集團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前沿探索。
劉小波:四川路橋集團依托公司交通建設項目路基、路面、橋梁、隧道等典型施工場景,通過以數字化支撐智能化、以智能化武裝低碳化、以低碳化引領標準化,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起全方位、全要素、全過程融合一體的低碳智能建造施工技術標準體系、管理體制和循環產業體系。
在賦能綠色低碳方面,我們以施工設備“油轉電”為突破,全面啟動綠色低碳智慧建造高速公路的實施方案,在新投建高速公路建設運營期實現重型車輛與施工機具全面電動化。圍繞電池標準化、充換電工具標準化和電池銀行等鏈塊的補鏈、延鏈、強鏈工作,致力于“換電電池模塊、充換站、能交網、數字化平臺、綠金體系”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研究,目前已發布電池及充換電標準化和施工設備“油轉電”試點,正全力推進“兩機兩車”電動化施工設備的使用。
路面無人攤壓。四川路橋集團供圖
同時,我們加快布局“光伏+儲能”產業鏈,上游布局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鋰、鈷、磷礦等礦產產業,中游布局施工設備三電系統、儲能系統、移動儲能車系統等集成產業,下游打造“生產制造+電站電網建設+共享儲能+運維服務”四位一體的新型能源生態圈閉環發展模式,截至目前,已完成“三州一市”16條高速公路分布式光儲項目的整體規劃,進入分布實施階段。
在智能建造方面,我們圍繞基建建設與服務需求,構建了技術體系框架、數據體系框架和業務體系框架組成的智能建造體系架構,明確了路面、橋梁、隧道三大板塊,勘察設計、工程施工、建設管理、移動裝備、通信信號、檢測監測、養護維修7個應用方向的分類分層設計,通過“模數驅動、軸面協同”,實現工程建設全生命周期一體化管理。
蜀暢一號TBM。四川路橋集團供圖
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四川路橋集團以“系統集成、資源整合、信息共享”為統一思想,基于“1+N+1+1”總體建設架構,再造和優化行業主要業務流程,建立起一個底座、N類應用、一個大腦、一個門戶,從云、網、端全面加快數據要素和傳統生產要素的融合滲透,持續推動四川路橋集團數字化轉型。
其中,項目實施管控與成本預警系統(簡稱PCWP2.0)作為新一代大型集團項目綜合管控系統,通過招投標、合同、結算、支付業務合理管控,逐步成為施工流程無縫化管控、集約經營和內涵式發展的成本模型與成本預警體系,是四川路橋集團產品數字能力的集中體現。
BIM智慧工地系統通過采用BIM、GIS、傾斜攝影等技術,建立風險預知、聯動預控的物聯網管理系統,著力實現了項目數據聚合、BIM可視關聯、整體系統集成計算和全方位管控,是四川路橋項企融合能力的集中體現。
同時,我們持續推動業財一體深度融合,以財務共享為起點,連接前端交易和后端財務,對外記錄所有交易過程,對內打通所有業務流程,構建業、財、資、稅一體化的財務共享服務平臺,打造一流財務管理體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