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這些暖心故事57】愛心,這一生從未停歇……

    2024年08月02日10:08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這些暖心故事57】愛心,這一生從未停歇……

       【這些暖心故事57】

       這是一套不足60平方米的老舊二居室。狹小的陽臺上,十幾只造口袋隨風飄搖。自從13年前做了直腸癌手術人工造瘺后,清華大學退休教授賈松良就離不開這些小口袋了。

       “每天用一個,丟的時候真心疼啊,但清洗又麻煩!后來學到一個法子,放個塑料袋進去,用完就扔塑料袋,造口袋吹吹風除除臭還能再用!”老人細心盤算。

       誰能想到,眼前這位生活儉樸至極的87歲老人,竟和妻子持續公益捐贈了60年。前不久,他們決定再捐400萬元。

       故事,要從一條微信說起。

       “我和我夫人都已八十五六歲,在世時日已不多。家中尚有部分積蓄,想在我們去世前后,支援驛亭鎮的公益事業,捐贈經費不少于400萬元……”2023年1月的一天,這條飽含真情的微信從北京發出,目的地是浙江上虞。

       1937年,賈松良出生在上虞賈家山頭村。7歲那年,他親眼目睹了新四軍戰士為保護百姓和戰友英勇犧牲的情景。從那時起,“向革命先輩學習,投身革命事業”的理想就深深扎根在他心中。家庭貧困的他靠著國家助學金一路苦讀,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畢業后留校成為微電子封裝專家,攻克多個技術難題,斬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等榮譽。

       “我從小喪父,家貧,受鄉親與社會照顧。沒有黨和國家的培養,哪會有我的今天?”這份恩情,賈松良一生都在用行動回報。上大學時,他就把自己的墊被分給更困難的同學。與志同道合的愛人葉德培結婚后,兩人總是熱心資助家庭困難的學生。

       對家鄉,賈松良更是時刻牽掛在心。從1965年捐資100元支援家鄉林場建設開始,到上世紀90年代捐出近萬元支持鄉村小學建設,2003年捐贈1萬元用于村里修路,再到前幾年捐贈100多萬元修建小學體育館、設立學生獎助學金……60年來,夫婦倆的善行善舉從未停歇。

       2023年6月,賈松良的妻子辭世。“她的骨灰安葬在上虞驛亭鎮……按照夫人生前的意愿,我代表我倆與驛亭鎮簽訂了400萬元捐贈協議。”賈松良樸實的話語中透露著堅定。

       如今,這筆捐贈已用于當地烈士陵園擴建、鄉村路燈安裝、鄉土文化記憶館建設等項目…… (記者 鄧暉 通訊員 苑潔)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