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川天府新區向全球分享“公園城市”營城經驗

    2024年08月27日14:35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成都8月27日電 (記者王波)8月26日,以“公園城市──推動‘一帶一路’城市現代化創新實踐”為主題的第四屆公園城市論壇在天府國際會議中心召開,開幕大會成果發布環節正式發布了《天府新區公園城市規劃管理創新實踐》創新成果。

    天府新區遵循公園城市價值追求,對已有創新實踐進行系統總結,形成了《天府新區公園城市規劃管理創新實踐》這一成果。該書聚焦“構建活力生態網絡、建立公共空間體系、塑造城市魅力景觀、彰顯新經濟場景、創新規劃管理制度”5個方面,提煉概括城市規劃管理創新路徑,體現了對促進生態價值多元轉化的深度關注。

    晨曦中的四川天府新區。天府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晨曦中的四川天府新區。天府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總結營城經驗

    系統集成“公園城市”規劃管理創新實踐

    近年來,天府新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以創新的規劃手段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將生態文明融入城市發展的每一個細節,構建了一個生態、生產、生活三者和諧共存的城市新形態。

    《天府新區公園城市規劃管理創新實踐》一書通過6大篇章共計21個章節,詳細記錄了四川天府新區十年來的探索歷程,從規劃建設管理的改革與創新,到公園城市理念的深化路徑,再到城園交融、開放格局、風貌協調、科技賦能以及聯動協同等多個方面的具體實踐。

    其中,“城園交融:構建藍綠交織的活力生態網絡”篇章記錄了四川天府新區大力推行生態廊道骨架、社區公共綠道建設和生態價值轉化的具體做法;“開放格局:建立包容共享的公共空間體系”則聚焦開放共享,從開放格局、街區整合、院落通透、功能復合4個方面探討天府新區如何基于不同層級和尺度,構建一個包容共享的公共空間體系;“風貌協調:塑造精致典雅的城市魅力景觀”重點聚焦平面至立體的規劃管理范疇,系統集成天府新區的城市色彩、夜景照明、形態布局、建筑立面、第五立面等重要創新探索與實踐。

    此外,“科技賦能:彰顯新質生產力的新經濟場景”篇章重點從智慧智能、安全韌性、低碳節能等方面講述四川天府新區致力于探索和構建更加智能、綠色、韌性的未來城市。“聯動協同:創新動態前瞻的規劃管理制度”篇章重點表述在“扁平協同并聯”模式下,四川天府新區所構建的高效協同、創新引領的管理架構,形成了四川天府新區規劃管理的新局面。

    四川天府新區法務區。天府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四川天府新區法務區。天府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探索中國式現代化城市發展創新路徑

    構建公園城市理念下的規劃管理特色體系

    作為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四川天府新區在國家戰略的引領下,實現“白紙畫圖、平地立城、聚人興產”全面進階。“在這一進程中,我們深刻認識到,隨著城市發展階段的不斷演進,對規劃管理的創新需求日益增長,因此四川天府新區積極構建了公園城市理念下的規劃管理特色體系。”四川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談到,在公園城市建設實踐過程中,四川天府新區堅持通過規劃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帶動技術創新,不僅體現了公園城市理念的深度融合,也標志著從試點探索,逐步向標準化、體系化、系統化、規范化的轉變。

    具體來看,在規劃管理體制上,四川天府新區建立了“扁平協同并聯”的規劃管理架構,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作為行政主體,公園城市建設局與科學城、商務區、文創城等產業功能區協同聯動,通過“行政決策”與“專家咨詢”雙向并行的規劃管理模式,實現規劃建設的科學決策和有效實施。

    在這樣的“扁平化”高效組織管理模式下,四川天府新區通過精簡高效的大部制部門,如公園城市建設局、行政審批局等,以及整合規劃、建設、消防、人防等業務板塊,形成了高效運轉的管理機制,能夠快速響應市場和公眾需求,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和管理流程的優化。

    同時,在規劃管理技術支撐方面,四川天府新區先后出臺了《四川天府新區直管區公園城市規劃管理“新十條”》《四川天府新區直管區公園城市規劃管理創新規定(2024)》,規劃管理的方向和要求得到進一步明晰,為公園城市建設的深入實施和持續探索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推廣“公園城市”理念

    為全球城市規劃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本書還高度凝練總結了四川天府新區公園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在踐行新發展理念和先行示范方面的具體實踐路徑,通過總師領銜制度、街區界面塑造、底層架空利用、通透圍墻引導等一系列實踐案例的融入,從城園交融、開放融合、風貌協調、科技賦能、聯動協同等維度,生動分享天府新區在生態建設、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等方面的探索和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園城市規劃管理實踐中,四川天府新區還探索出極具特色的“總師制度”,聚焦規劃管控過程的重要領域,借智借力,選聘領銜總師及技術團隊,向政府職能部門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在此過程中,四川天府新區遵循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完整涵蓋公園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構建了六總師體系,各總師之間既分工明確又互相配合,形成以管理為目標,以實施為導向,以技術為手段,實現規劃方案轉為實景藍圖的管控體系,支撐天府新區高水平規劃建設。

    四川天府新區一角。天府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四川天府新區一角。天府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四川天府新區的這些創新實踐,不僅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城市規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更為我們探索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孟建民對此書評價道,天府新區的公園城市規劃管理創新實踐,是對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探索一種新的城市發展模式的有力回應,期待本書能夠為城市規劃者、管理者提供寶貴的參考和啟示,共同推動城市向更加綠色、智能、人文的方向發展。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