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龍門陣”擺出川渝共建鵝產業基地

9月14日晚8點,一輛渝B牌照貨車開進瀘州市瀘縣方洞鎮慶豐村的瀘榮鵝產業基地。這幾天,陸續有3000余只鵝以80元/只的價格,分批次賣到重慶市榮昌區。
80元/只的保底回收價,是由瀘縣龍城商會和重慶市榮昌區創業者商會聯合共建基地后,協商確定的訂單價。該基地不僅促成鵝產業在瀘縣從無到有,也成為了川渝共建鵝產業基地。
瀘榮鵝產業基地的誕生,源于去年4月在瀘縣開展的“龍商·龍門陣”主題活動。榮昌區相關部門和企業受邀參加活動,兩地以產業為題進行了研討,并就榮昌鹵鵝每年需從多地收購200萬—300萬只鵝這一話題產生了協作的想法。
“這個空缺我們可以嘗試補一補。”瀘榮鵝產業基地負責人柯伯成說。為加快雙城協作產業發展,瀘榮兩地對鵝的選蛋、孵化、育苗、養殖、屠宰再到二次加工等全產業鏈過程,進行了40多天的現場調研。同年8月,川渝共建鵝產業基地在瀘縣落地。
“榮昌區不只包回收鵝,前期還負責出鵝苗和技術指導。我們負責養殖,由榮昌兩家大型食品加工廠統一收購。”瀘縣龍城商會會長亢志說。
談起鵝的出欄量,柯伯成算了一筆賬:“今年預計能出欄8萬余只,產值可達600余萬元。”關于鵝產業發展,柯伯成也有打算:“目前的出欄量還遠不夠市場需求,想繼續擴大產業規模。但目前基地面臨用地以及環保等問題。”
瀘縣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利用“龍商·龍門陣”平臺,把民企所面臨的困境及反映的問題收集后逐一溝通處理。
“龍商·龍門陣”是瀘縣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推出的為企服務平臺,旨在更好助企紓困、助推產業發展,與“酒城同心·金融速貸”“有困難找工商聯”等助企發展專項行動一脈相承。
至今,通過“龍商·龍門陣”系列主題活動,瀘縣積極聽取所屬商(協)會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并推動解決,搭建瀘榮、瀘永協作發展平臺,已引進渝企5家,投資4.3億元,建成農業園區4個、產業基地2個。
瀘縣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先奎表示,近年來,瀘縣大力推進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示范建設工作,通過激發商會活力、強化法治保障、金融助企紓困、打造高效政務服務、激發企業家活力等舉措,推動“兩個健康”示范建設工作走深走實。
今年,瀘縣被選取為新時代川渝“兩個健康”聯動共建區之一。“為更好滿足民營企業對政務服務的新需求,我們還與永川、榮昌等地建立政務服務跨區域協同聯辦機制,共同推進異地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瀘縣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瀘縣獲評全省“川渝通辦”優質窗口,現已承接“川渝通辦”事項311項,今年以來辦理“川渝通辦”1.6萬余件。(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高啟龍 瀘州觀察 周夢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