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首個“非遺版”春節 傳統文化“燴”天府濃濃年味

    2025年02月05日06:37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首個“非遺版”春節 傳統文化“燴”天府濃濃年味

    2024年12月,“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25年的春節因此成為首個“非遺版”春節。非遺元素的融入使這個春節更加豐富多彩,“追著非遺過大年”成為川人過年的一種文化潮流,巴蜀各地的傳統文化活動“燴”出濃濃的天府年味。

    今年春節期間,四川推出700余場非遺傳承展示活動,營造出濃厚的“非遺年味”。自1月7日起,“非遺賀新春·閬中古城過大年”活動在南充市閬中古城盛大開啟,包括美食大比拼、舞龍舞獅、春節老人賜福、詩詞對話、變臉和雜耍等民俗表演,讓游客領略到閬中傳統民俗的獨特風情,非遺的歷史底蘊與現代活力在此交融。

    在成都,從1月23日起,“天府非遺迎新春系列活動”在新都區錦門絲綢文化小鎮熱鬧開場,百桌非遺美食迎新宴和各類非遺項目體驗活動讓人們品嘗地道的四川風味,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杜甫草堂博物館舉辦的“詩傳千古情,花重錦官城”主題活動將詩詞文化與現代藝術完美結合,通過“人日”祭拜、草堂唱和、特色文創等活動傳承古人的詩意情懷,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個了解古典文化的平臺。此外,客家龍舞、火龍燈舞、非遺魚燈、非遺打鐵花、非遺火舞、非遺皮影戲等在成都各大古鎮精彩上演,展示了成都傳承千年的文化底蘊。

    今年央視總臺春晚上,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之一的潮汕英歌舞驚艷亮相。2月1日,非遺英歌舞巡游在遂寧市船山區龍鳳古鎮上演,舞錘上下翻飛,喊聲氣勢如虹,自信蓬勃的舞者被網友稱為“最強過年氛圍組”。

    自貢市憑借其聞名遐邇的國際恐龍燈會成為“非遺賀新春”的主會場,來自全國15個省市的47件非遺彩燈作品爭奇斗艷,構成了一個如夢似幻的“燈會博物館”。綿陽、廣元、宜賓等地也紛紛推出各自的非遺活動,用獨特的方式慶祝這個特殊的春節。

    在這個特別的“非遺版”春節里,四川以其豐富的非遺資源和創新的慶祝方式向全世界展示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無論是傳統的廟會、社火,還是現代化的燈光秀、互動體驗,都在講述中華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展,以及它所承載的美好祝愿。正如那句老話所說:“春節是家的味道,是文化的根。”在這個充滿歡聲笑語的新春佳節里,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情不僅是“文化自信”的生動體現,更是一種精神的升華。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何海洋)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