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促進政企精準對接 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委員圍繞“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建言獻策

    2025年02月27日08:04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促進政企精準對接 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2月26日,成都市政協十六屆三次會議經濟界別協商會議舉行,聚焦“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主題,委員們紛紛結合自己在一線的感受和調研成果,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部分市領導、市級相關部門參加會議。委員們從加強中小微民營企業保護發展、進一步強化政企互動交流為企業紓困解難等不同角度協商議政。

      作為一名創業多年的本土企業家,市政協委員孟剛文對成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成效有切身感受,“從建立市領導牽頭協調解決民營企業發展困難問題工作機制,到大力開展‘進解優促’工作,成都的一項項務實舉措,讓市場有感受,讓企業得幫助。”

      在他看來,建立常態化政企溝通機制,搭建線上線下結合的交流平臺,定期組織主題營商沙龍,將有利于政府精準掌握企業需求。同時,提供急事急辦、加班辦等定制化服務,將更好解決企業的“急難愁盼”,滿足企業的需求。

      “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各有特點、各有優勢。”在市政協委員王科看來,國企在開發建設、資源整合等方面能力較強;民企的優勢在于創新靈活、市場敏感度高,在成都大力發展產業園區的當下,通過進一步加強合作,不僅能為雙方創造更多的機遇,也能促進產業園區的發展。

      王科建議,在“園區管委會+專業公司”管理架構下,可以鼓勵新建產業園引入市場運作能力強的民企,與園區國企組建合資公司,探索“園區合伙人”模式,共同開發、運營,打造特色“園中園”,共促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市政協委員蔡斌從依法保護中小微企業的視角,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國登記在冊民營企業數量超過5500萬戶,其中絕大部分為中小微民營企業。”蔡斌說,中小微民營企業具有經營范圍廣泛、整體數量龐大、組織結構靈活等特點,“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遭遇困難及障礙,需要引起格外關注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

      他建議,依照《中小企業促進法》增設民營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和基金, 施行有利于中小微民營企業的稅收政策,重點傾斜支持中小微民營企業,減輕中小微民營企業負擔, 促進創業創新。

      整個會議現場氛圍熱烈,在委員們的踴躍發言,各抒己見中,新的共識在凝聚,新的愿景在形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白洋)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