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劉艷英:用好扎根一線的工作優勢,提出更多高質量建議

【代表名片】
劉艷英,資陽市安岳縣文化鎮隆恩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履職故事】
一筐新鮮檸檬、兩瓶檸檬醬、三盒檸檬面膜,還有一本安岳石窟文化專著……2月28日上午,記者走進資陽市安岳縣文化鎮隆恩村黨群服務中心時,劉艷英正仔細整理赴京行裝。這些承載著家鄉特色的物件,將隨她啟程,前往全國兩會現場。
她所帶的行李中,大部分和檸檬有關。“去年全國兩會期間,我帶了檸檬面膜和檸檬凍干片去北京,今年準備了更多檸檬深加工產品,讓大家感受一下我們隆恩村檸檬產業的變化和發展?!眲⑵G英告訴記者。
隆恩村,一個距安岳縣城10多公里的小村莊,過去由于交通閉塞、基礎設施匱乏等原因,發展不足。近年來,該村通過一顆“檸檬”探路,培育壯大特色產業,迎來發展的春天。去年,該村檸檬種植面積達2000畝,年產值超500萬元,是全村的主要特色農業產業。
除了種檸檬樹、賣檸檬果,隆恩村還圍繞檸檬,玩出更多花樣:一方面,開發檸檬面膜、檸檬果醬等精加工、深加工產品,豐富產品線;另一方面,依托檸檬產業,探索農旅融合發展,推出“賞檸檬花、摘檸檬果、觀檸檬景、吃檸檬宴”鄉村旅游項目。
正是通過檸檬探路,隆恩村積極探索農旅融合發展,實現“靠檸檬吃檸檬”,使村民逐漸吃上了產業飯。2024年,隆恩村人均純收入接近2.9萬元,集體經濟突破25萬元。
“我們村是全縣第一個集體經濟分紅的村?!眲⑵G英介紹,近年來隆恩村創新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組織成立了安岳縣隆恩集體經濟組織管理有限公司,將“閑”資源變“活”資產,引進餐飲娛樂項目、投資康養企業等,多元化發展集體經濟。村民通過自主經營、入股分紅、土地流轉、園區務工等方式,腰包逐漸變鼓了。
去年5月起,劉艷英的履職清單里新增一項特別任務——在村委會的助農直播間架起補光燈,幫村民吆喝賣山貨。“咸菜、土雞蛋、核桃、花生、臍橙、柚子等我都賣過,通過6場直播,幫村民賣了1萬多元的貨物?!碑斨鞑サ耐瑫r,她也把直播間當作收集社情民意的新渠道。
作為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履職以來,劉艷英無論是入戶走訪、日常學習還是與村民聊天談心,只要是群眾反映的問題,她都十分留意,并記錄在案。她計劃將這些問題進行收集整理,形成建議帶到全國兩會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田姣 資陽觀察 吳昊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