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絲路上“南絲路”:盯住小桑葉,發展大思路

蘇東坡有一句詞,“村南村北響繅車”,描述了鄉村蠶桑的興盛。在四川省涼山州寧南縣,各種抽絲剝繭機器的響聲交織在園區車間里,如同一首美妙的“春蠶奮斗曲”。這里的蠶桑產業正在高質量發展,帶動起鄉村振興。
南絲路集團銀鴻絲業有限公司廠房。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南絲路集團銀鴻絲業有限公司的廠房外,“中國寧南·國際6A繭絲基地”幾個紅色的大字格外亮眼。拉出最好繭絲,增彩“中國繭都”,這是寧南“繭哥絲妹”們的樸素意識。
說起蠶絲,寧南人便眉飛色舞,對家鄉拿到的各種成績如數家珍:“蠶繭質量全國第一”“養蠶單產全國第一”“人均產蠶全國第一”“蠶繭總產全省第一”“蠶農養蠶收入全省第一”……各種第一,有力地證明了寧南蠶桑產業的行業地位和品牌價值。
接天桑葉無窮碧,喂得春蠶吐好絲。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繭絲為何數寧南?一位絲廠管理者站在灑滿陽光的大院里,眼光從近處的廠房滑向遠處的群山。“寧南境內光熱資源極為豐富,年平均氣溫19.3℃,日照時數2257小時,全年無霜期320天以上……”這樣良好的光熱條件,加上金沙江、黑水河貫穿寧南境內,帶來了充沛的水量,從而造就了這里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生態。因此,寧南被蠶桑專家譽為不可多得的蠶桑寶地,獲評為“中國蠶桑之鄉”“中國優質繭絲生產基地”。
依托30萬畝優質桑園,構建起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寧南被列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是“國家級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國家級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和“中央優質生絲儲備基地”。
挑選蠶繭。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種種榮譽,都是責任;種種名稱,都是要求。園區里,南絲路集團的職工們,用勤懇的工作詮釋著“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春蠶精神。每個女工面前放著不同顏色的塑料桶,分別投放分揀出的不同質量蠶繭。她們挑起蠶繭來,十指如飛,眼光似電,動作嫻熟、干練。
“寧南藏富于民,這里留得住人。”一位當地工作人員介紹,依靠寧南蠶桑品牌的優勢,依靠南絲路集團的整體帶動,這里的蠶桑產業正在做大做強、品牌擦亮。
繅絲車間。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有了上好的桑葉,才有上好的蠶絲。南絲路集團銀鴻絲業副總經理劉兢介紹,蠶寶寶對桑葉的質量極為敏感,要吃好桑葉,才會吐好絲。如果桑葉質量差,不但會影響吐絲的質量,而且可能危及蠶的生命。因此,南絲路集團不但高度重視桑葉質量以保證繭絲質量,還以桑葉為基礎進行了多元化綜合發展,把小桑葉發展成了大產業。
街頭巷尾,酒樓飯館,在寧南人的飯桌上,很容易見到一種桑葉為主做成的飲料——冬桑涼茶。這個飲料里不但配了幾種中藥材,而且嚴格限制桑葉為“冬桑”——冬霜以后的桑葉。因為這樣的桑葉更具中藥材的功效。
制作蠶絲被。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嘗嘗這塊桑葉餅干,很好吃!”“確實好吃,有網店嗎,我想買點給親友。”“沒有走電商,因為這個食品沒有添加劑,保質期不是很長。”金桑莊園的展銷館里,桑葉餅干、桑葉薩其馬、桑葉面條、桑葉酥……各種桑葉食品琳瑯滿目。人們很難想到,一片小小的桑葉居然可以做出那么多產品。
電商直播間里正在銷售蠶絲被。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熱門產品是蠶絲被。參觀者們圍攏在蠶絲被制作車間里,觀察體驗這種集輕柔、潔白、保暖等優點于一身的產品。銷售蠶絲被的電商直播間,就在制作蠶絲被的車間里。現場直播帶貨的主播對產品屬性和特點娓娓道來,沒有一點夸張造作,給參觀者們以更可靠的感覺,有的干脆當場下了訂單。
在當地人眼里,春桑養蠶,是“寶貝葉”;冬桑保健,是“神仙葉”。依據大自然的饋贈,依托社會經濟的發展,依靠科技進步的力量,依賴營商環境的改善,“南絲路”扎根在寧南寶地上,帶領群眾集體致富發展,在南方絲綢之路上發出繭絲一樣的光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