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蒲江,憑什么打贏“人才大戰”

據成都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2140.3萬人,較2022年末增加13.5萬人,在全國四個“兩千萬”級別人口城市中,成都人口增量持續領跑。
成都中心城區向南半小時的“生態福地、大美小城”蒲江,也同步傳來喜訊:2023年流入人員38649人,較2022年增長26.3%,其中18~59歲占比61.27%,新增落戶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口增長 48.15%、增幅居成都郊區新城第一。
人才是城市發展的現實動力,更是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表現得如此搶眼,蒲江究竟做對了什么?
國家、省市戰略賦能 多重紅利疊加
位于成都、眉山、雅安交匯處的蒲江,近年來搶抓國家、省、市戰略機遇,歷史性地站上了全新發展起點。
在國家層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深入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建設;在省、市層面,省委提出“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戰略部署,成都聚力“三個做優做強”、深化區域結對聯動……多重戰略疊加不僅賦予了蒲江一系列重要使命,還凸顯了蒲江在全省、全市發展版圖中的重要地位。
中德(蒲江)鐵路物流港就是最佳證明。該項目總體規劃面積18.9平方公里,包含西南特色水果冷鏈物流貿易港、中德(蒲江)中小企業產業園及川藏鐵路壽安綜合保障基地三大園區,不僅是蒲江高質量發展的前沿陣地,還是成都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的重要支撐。
《成都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和物流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蒲江鐵路物流港作為“4港”之一,形成“北有青白江,南有蒲江港”南北聯動、協同互補的成都國際鐵路港布局。
從郊區小城向國際化門戶口岸城市加速轉變,蒲江不僅迎來了歷史發展機遇期,也為來自四面八方的人才搭建了筑夢圓夢的廣闊舞臺。
吸引人才 憑的是“硬核”實力
外來人口選擇城市,選的是機會,擇的是未來。“新增落戶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口增幅居郊區新城第一”的背后,是蒲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產業項目不斷落地對人才的吸引力。
2023年,蒲江GDP增速從一季度的1%、回升至半年2%、再到三季度 5%,全年實現5.4%,經濟發展走出了一條昂揚向上的加速攀升線。2024年一季度重要經濟指標增速排位全市前列,交出了近年來最靚麗的“開門紅”答卷。
蒲江不斷凸顯的動力、活力和潛力,為吸引大量產業和人才落戶、人口規模不斷擴張提供了強力支撐。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來蒲江投資洽談的企業數量超過了過去3 年的總和,蒲江在全國首創的郊野總部田園生態商務區接待參觀考察近300場次、較2022年增長約460%,簽約引進科大訊飛、華灝鯤鵬等一大批高技術、高能級、高成長企業,實現稅收2.8億元。更多的就業創業機會,讓蒲江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向往之地。
蒲江的廣袤鄉村,同樣處處蘊藏著無限機遇,成為各類人才施展身手的大舞臺。在四川省鄉村振興示范村——鐵牛村,70多位常駐“新村民”以及300多位候鳥“新村民”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有跨國公司的高管,有各類設計師,有營銷專家、金融專家、前媒體人……盡管身份各異,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與當地村民共建和美鄉村。如今這里已成為成都全市首批25個啟動建設未來公園社區之一——鐵牛村未來鄉村公園社區。
特別是以新村民在鐵牛村引入的生態種植為示范,蒲江全域全員全力推進“兩個替代”工程(有機肥替代化肥、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治),實現農產品品種、品質、品牌“三品提升”,價格較傳統種植高出30%以上,一些果園的訂單甚至預定到了2030年。
真金白銀 蒲江“寵”人才不來虛的
鳳凰擇梧桐而棲,人才擇良城而居。除了經濟發展帶動,更加積極的吸引人才政策也是重要因素。
2023年底,蒲江《吸引人才發展產業做大做強縣域經濟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蒲江十條”)發布,從高效通勤到優質配套,從公交“2元通”到人才免費入住青年驛站,每一條都精準匹配各類人才的真實需求,而且在細微之處下功夫,更具人文關懷、更有溫度,每一條都是真金白銀,干貨滿滿。
此后不久,蒲江再放“大招”——全國首創蒲江人才高鐵優惠卡:各類人才乘坐成蒲鐵路往返于中心城區與蒲江之間,單次通勤成本不高于10元。同時還積極推動成蒲鐵路“兩增一降”,即增開列車、增加速度、降低費用,并實現公交化運營。目前蒲江至中心城區每天開行車次64個、到成都南站最短用時僅37分鐘。
別小看這一張“高鐵10元通卡”,據不完全測算,蒲江每年為此要補貼約2000萬元。它不僅切實降低了各類人才的通勤成本,展現出了蒲江愛才惜才、引才優才的決心,更標志著小縣要有大作為、力爭大發展的壯志雄心。
“拒絕畫大餅、不來虛的、真心實意扶持產業、真金白銀吸聚人才……”從網友在“蒲江十條”發布后的激情評論不難看出,蒲江與人才,真正實現了心意相通的“雙向奔赴”。
近悅遠來 “蒲江范式”生活精彩萬分
城市功能品質價值顏值持續增強,更是蒲江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碼。
蒲江本就是一座“顏值”非常高的城市,這里可以沉浸茶園辦公、感受鄉村音樂節、認養定制水果茶葉、暢跑茶園橘香馬拉松等等,空氣負氧離子含量常年“爆表”,被《國家地理》雜志力推為觀雪山、拍云瀑的絕佳之地,更相繼獲評“中國天然氧吧”、中國氣候宜居城市(縣)和全國首批、全省首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近年來,以大生態觀為指引,蒲江縣第十五次黨代會首提“138”總體思路——一個目標:奮力打造宜居宜業宜創宜游的“生態福地、大美小城”;堅持綠色發展、鄉村振興、富民強縣三條主線;深入實施以生態價值提升行動為首的八大行動,蒲江的生態環境各項指標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與此同時,蒲江大力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城管革命”和城鄉環境提升“百千萬”工程全域鋪開,朝陽大道、鶴山北路城市道路空間一體化改造,蒲江大橋、馭龍橋重建通車,世紀坊、鹽井里等城市商圈投入運營……越來越多的公園城市場景正在蒲江不斷涌現。
為了讓企業和人才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多優質公共服務,蒲江成功引入嘉祥教育、金蘋果、成都七中、七中育才、鹽道街小學和華西醫院、省人民醫院等優質教育醫療資源。
近者悅、遠者來,人才聚則事業興,人才強則城市強。如今的蒲江,鐵路物流港、大塘酒肆等重大項目載體正加快推進,郊野總部田園生態商務區核心起步區即將開園,人工智能、創意經濟、數字經濟等一大批新質生產力項目正在加速聚集……(劉杰)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